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助力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备赛工作,激发青年学子科技创新活力,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4月16日下午15时,校团委于春秋讲坛组织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校赛培训会。校团委副书记赵薇、往届挑战杯获奖学生代表以及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的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共同参加此次会议。

本届“挑战杯”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瞄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参赛作品的选择与研究方向上,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尤其是那些致力于攻克“卡脖子”问题的突破性研究。

校团委副书记赵薇老师结合黑龙江赛区特点,全面解析了第十九届“挑战杯”赛事的新政策与校方培育计划。她强调,学术诚信是本届竞赛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违规行为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并影响学校评优。针对赛事创新,赵薇老师重点介绍了新增的“揭榜挂帅”和“人工智能+”专项赛,前者聚焦企业实际技术需求,后者鼓励中外学生联合组队。赵薇老师重点结合以往经典获奖案例,为参赛学生深度解读赛事规则并为学生答疑解惑,现场共同探讨比赛可实施方案。此外,校团委将全力支持参赛团队,通过专利申报辅导、企业资源对接、模拟路演等全流程培育计划,助力参赛项目实现技术转化与质量跃升,为冲击省级及国家级奖项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培训会上,三位往届获奖学生代表倾囊相授。“挑战杯”国赛铜奖得主刘岩,从选题策略切入,强调“问题导向”与“实践价值”的双重重要性,并分享了路演中如何通过精准表达与逻辑呈现打动评委;省赛金奖项目负责人朴浩男,揭秘团队协作“黄金法则”,提出“跨学科融合”是项目脱颖而出的关键,并结合案例解析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省赛银奖项目负责人蔡明亮,聚焦技术转化与实用性,呼吁参赛者“跳出理论舒适区”,通过校企合作与数据验证提升项目落地潜力。



本次培训交流会的顺利举办,不仅为参赛师生搭建了互动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也为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团委将进一步优化“挑战杯”赛事组织机制,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强化多方协同合作,重点推进优质项目的培育与提升,为参赛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学子在赛事中再创佳绩。期待牡师学子在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勇攀高峰,为校争光!